走的越远,重返工作后,更容易看清本质
发布时间:2018-04-16 12:53

正在参加花继之声-花继阅世界征文大赛比赛

    外界纷繁复杂,到头来,仍然还需要内心平静的自己。

    很感激自己和家人,从一个山东农村家庭,九岁了依旧离不开父母的样子,后来母亲却也同意了远行读研,才走到了祖国西南边陲云南。小时候,在奶奶身边,我想,能出去山东省,目光就不浅了吧。这个目标是在高中才实现的,是郑州与西安,人口与古城的写照,有的是无比胆怯的游荡心理;大学里,欣慰的是也出了几次省,宿迁、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嘉兴这几个离山东不远的城市,有的是外界漫漫长路的新奇感;大学毕业的暑假,收到云南大学的读研录取通知才刚刚开始发掘世界很大,是北京、石家庄、太原、忻州、邯郸,有的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味道和走更多路途的憧憬;到了云南,大理、丽江、香格里拉、西双版纳、临沧,有的是“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”的意念......回头想想,发现柴静的《看见》是我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


4.jpg(毛泽东纪念馆)


    从《看见》中,我浅显的看到了“人”这一主题的多元化,即人所铸造的文化比较多元,从人类学角度讲,人即文化。这种文化有褒有贬,只是评价的主角拥有不同的文化观罢了,这是由人的不同性格、不一样的经理、时代造就一番人、迫不得已的险境等诸多内外因素造成的结果。

    文化不像是文学,时刻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热爱,而又像文学,不时将自己身边周围的文化芳香记录下来,保持并积累文化素养。说文化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与行事作风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与不懈奋斗、是一个人如何对待周围身边的事务,如柴静对待新闻事件的态度与气场的转变;说文化是课堂所学的一种生活方式、是一个完善自己或世界的过程、是产品。文化就像费孝通先生说的那样:“美美与共、天下大同”。多样性完全体现在“文化”这一名词中。柴静的《看见》,即用自身这一文化个体的优质塑造看待世界不同角落的“人文”差异,便是人及其文化的魅力,也彰显了走的越远,重返工作后,更容易看清本质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杭州西湖与大理喜洲)


    用一周的时间看了这本书,是从柴静这一优秀新闻人的漫漫转变渐入佳境的。从第一章“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”开篇以来,把一个文化人的自身变化展现给了读者,先给自己当头一棒,直言了自己从懵懂的文学架子到用事实对新闻说话,俗话说有人情味儿了,就像领导陈虻对柴静初来乍到的评价:“一个新闻至少要深入到知识、行业、社会三个不同层面,越深,覆盖的层面越广,你找了几个层面?”那是的柴静没有深入新闻的核心,相当担心的是自己的语言、表情及与专家交流的眼神等外在问题。但从经历非典中期的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,洗脸时摸着自己的脸挣扎: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,到非典结束的那天,陈虻又言柴静:“送你一句话——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”显然是对她的赞许。过程是对柴静这一新闻人转变的升华,最终她可以真正的回答陈虻的问题:当一个人关系别人的时候,才会忘记自己。这是“人”这一元素经历的文化变迁,她最终坦然的、有追求的、用独特的眼光看时间的方式亦步亦趋的从事着自己独具魅力的工作。

    魅力在哪儿呢?打动我的是她怎么一点点的认识他人,了解他人,感受他人,理解他人,最终在行万里路、阅人无数的过程中认识自己。第五章“我们终将浑然难分,像水溶于水中”,吸毒者、妓女和同性恋也是一种文化,在传统社会被视为无法接受的元素,就像书中的当事人“我父母宁愿相信河水倒流,也不相信有同性恋这个事情存在”。此时,当事人也不愿接受自己,内心无法接受公开后令人鄙视的眼光,因此没有余地、没有目光的挣扎,但事实已经形成。人内心的文化观念是千差万别的,并且会改变,不能用水面上的一致性道理评判所有人,即柴静分析到的“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”,一语道破被视为异类文化的事实,看清了人内心的向往,这便是对文化多元力量的诠释。又在第九章“许多事情,是有人相信,才会存在”,柴静从自身经历出发寻找着更有水平的新闻眼光,踏遍千山万水,改变了原有的思维定势:“光靠自己靠不住”,这也是人的文化多样性的结果:人是可以改变的,并且向着无限发光而温暖世间的方向变化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大研古镇的孩子与沧源翁丁的孩子)


   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七章关于卢安克的故事。近十年都生活在广西山村,陪盼着当地的留守儿童,靠翻译和父母的资助生活着。他的每句话都充满无限思维,不含沙射影,直截了当的讲自己跟不上大城市的思维而驻守乡村,真实的令人心热。我怀疑他说自己的思维慢,或许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没那么缜密吧,也让我想到德国有盛产哲学家的惯性。德国的人文特色有它的别具一格之处,我的专业“文化产业”这一名词就诞生在德国,诞生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笔下,很明显与文化发展和人文多样性都有映衬。他们的行为让我深受启发,在战争背后的混乱且无安定场域做研究的社会中竟然把社会、思想、哲学研究的出神入化,他们靠的是忘我的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知识的追求。他们的行动以及《看见》中对教育评价为具有传递力量的总结让我想到了教育的意义是什么?中国式的教育能否让人文多元化,党中央正在慢慢改革中前行,就目前看,大部分人还是都像生产线上的一员,个性平淡,少些创造力,包括我自己。而卢安克可谓德国教育百花齐放背后的一朵,却在中国成了一枝独秀,中国学生很少心甘情愿的去西部山区奉献青春的吧?我也没有!更多的只是向往后的无能挣扎体现在时不时用内心斗争来征服自己。德国的教育可以影响几代人,就如现在世界羽联在德国举办的公开赛中后勤人员,特指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在场地边为运动员擦地板上的汗水的人,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,而其他国家没有见过,德国文化有多神秘?而我们中国的大部学生是偏功利性的,完成任务是重要的,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在其中享受快乐是无感的。这种人文差异从柴静走过世界各地的结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。柴静问卢安克:“你不向往物质生活吗?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?”他笑了:“没有比这更大的乐趣”,“什么乐趣?”“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”。卢安克就是这么一个人,他好像与社会格格不入,但他有自己的灵魂,自己的风格,和阿多诺一样,任性有节奏的在音乐学基础上尝试更加有趣的文化批判研究,结果成为了文化产业界理论的鼻祖之一。

    行了不知多少里路,最终,柴静在《看见》中收获了不知道多少个为什么!行走世界,冷静的看待世界,向世间所有发问,最后撕开真面目展现给大众,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,却收获了她自己人生的智慧锦囊,自己的“人文”关怀就这样形成了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迥异的人,相继产生不一样的文化行为,“人文”的魅力不限时空,由刚进入时空连线节目时频频被批的小主播,到温文尔雅的对大气污染做了深刻见解的真柴静,从中经历了非典、嫖赌解读、同性恋感受、虐猫和华南虎事件、山体滑坡、失败的运动员等系列报道,这是对世界的透视。


3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藏族老人)


    我们走在自己几乎固定的人文道路上,塑造着自己的文化空间,不时向着疑问轨道转变,多走走,相信和柴静一样,望尘莫及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世界的眼光,重返工作后,定会比原来容易的看清一些事件的本质,很多令人费解的“人文”现象就不言而喻了。

评论信息
目前共有0条评论 评论
猜你喜欢
返回顶部
意见反馈

扫一扫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