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过芽庄

snower04
发布于2018/3/9
14416 / 4

路过芽庄

芽庄清晨

对于一个生长在内陆的孩子,一直有个去海边看日出的执念。然而心心念念的早起最终还是没能抵得过白天嗨过头,早上起不来的懒惰。

幸运的是,我们住的酒店距离海边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,当我的国内生物钟在芽庄时间清晨6点唤醒我的时候,我还能在这个城市没有彻底醒来之前看到一次相对清静的晚日出。

清晨7点,大多数游客还在酣睡,白天随处可见的旅游大巴被整齐而浩荡的摩托车大军替代,和所有城市的人们一样,生活是从生计开始的。清风拂面、衣袂飘飘,色彩鲜艳的摩托车头盔下闪过一张张模糊的面庞。

静谧的海边,三三两两的散落着各种姿态的人们,抬手、回眸、追逐、漫步……安静或喧嚣,都变成了某人相机里的一瞬。

海浪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抹平沙滩上游人深深浅浅的脚印,沙滩边林立的椰树日复一日的看着千年的潮涨潮落,几百年来多少不同肤色、不同国籍的人来往于这片沙滩,从破落的渔船到坚硬的枪炮,再到如今各色的相机,多少年的战战和和才换来此刻的安宁。

其实海边的风景大抵都是一样的吧,阳光、沙滩、躺椅、白伞、椰树,长裙飘飘的小姐姐、腆着大肚的中年大叔、长腿比基尼的外国美女、眼神明亮的椰子小贩,三亚、北海还是芽庄又有什么区别呢?

法棍&咖啡

结束海边漫步,开始穿梭于街巷中寻找地道的芽庄早餐。

几乎在每个街巷的拐角处都有卖法棍和咖啡的小摊。穿着奥黛的越南姑娘熟练的切开外稣内软的法棍,夹上生菜、肉片、西红柿以及各色的果酱、蘸料,一份改良版的法越“肉夹馍”就闪亮登场了。最令人发指的是这样一份内容丰富的早餐只需要越盾1万元,折合人民币3.5元,与动辄8-10元的肉夹馍比起来简直是太有良心了。

关于咖啡 出发之前,曾和小伙伴幻想了一下喝咖啡的场景:穿着漂亮的裙子,举止优雅的坐在装修考究的咖啡馆,听着舒缓的听不懂歌词的音乐,拿着精致的小勺缓缓的在褐色液体中划出一个个完美的圆圈,典雅的杯子在阳光下闪烁光芒,既文青又小资,朋友圈秒杀一片。

然而真到了芽庄才发现,这边的咖啡非常日常,日常到墙角、路边随处可见,只需要不到5块钱人民币,你便可以和越南汉子们一道排坐在路边,享受一杯地道的越南咖啡。什么舒缓的音乐、精美的容器、优雅的姿态都是浮云,对当地人来说这只不过如我们早餐的油条配豆浆、夏夜的烧烤配啤酒一样平常。

至于咖啡馆,那也是有的,而且还非常多,但绝不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星爸爸、漫咖啡那样的“小资”场所。真正地道的本地咖啡馆就和咱们四川人民的大众茶馆一样,2万越盾(不到10块钱人民币)就能坐一天,对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侃侃大山还是很有趣的。

越南咖啡和我们平时喝的咖啡还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,不管你是早上喝、中午喝还是晚上喝,标配是一杯淡黄色飘着茉莉花香味的农桑茶和一碗晶晶亮亮的冰块。是的,茶配咖啡,而且还都是冰的,有些颠覆三观,但确实很好喝。

还有一个颠覆三观的细节就是,越南咖啡馆里的音乐。与国内咖啡馆安静的氛围不同,芽庄的咖啡馆非常欢乐,音乐不能说吵,但是却完全和静没有关系,有种过年超市背景音乐的感觉。

夜与乐
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歌舞升平,卸去一天的疲惫,欢愉的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涌入街道,大街小巷、酒吧海滨的音乐让这座城市的脉搏声清晰起来,声乐不断,这座城市开始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。

俄罗斯街上闪烁着鲜艳的五彩灯光,街边小店让人有种穿越到大理、丽江、阳朔洋人街甚至景星花鸟市场的错觉,唯有当小贩们用越南语、英语、俄语、中文变幻着叫卖时才忽然想起是在异国。跟着满街的人头攒动,看情人牵手、看朋友开怀、看小孩骄傲的骑在爸爸的肩头,看街头卖炒酸奶小哥熟练的剁剁剁,饮下一杯温暖。

夜幕的沙滩上,到处是乘凉的人们,随意在地上铺上一块布,摊上一堆啤酒、零食,就着星光和海浪畅饮。

海滨大道一线的酒吧灯光明灭,乐声隆隆,长腿的俄罗斯美女、胡子编成小辫的外国帅哥、咋咋呼呼的国人同乡在身边变幻。

2017年的最后一夜,狂欢的广场上,隐没在陌生的人群中,犹如一个三十几岁的少女,摇摆嘶吼到喉咙沙哑。

教堂、神庙、山寺——喧闹中的宁静

前面跟团去了芽庄大教堂和婆那加占婆塔,被淹没在泱泱游客大军之中,以一个游客的心态见缝插针的各种摆造型拍美照,没有顾得上好好欣赏他们的美。

前面跟团去了芽庄大教堂和婆那加占婆塔,被淹没在泱泱游客大军之中,以一个游客的心态见缝插针的各种摆造型拍美照,没有顾得上好好欣赏他们的美。

行程的最后一天,起了个大早,一路打车直奔教堂和占婆塔。

8点,未被大波游客打扰的教堂,安宁静谧,阳光透过花窗洒下斑斓的光,浮躁与喧嚣被隔离在另一个世界之外,安静坐在教堂的最后一排,默默看着虔诚祈祷的信徒。偶遇了拍婚纱照的新人,低头羞涩的笑容与壁画中圣母的温柔相得益彰。

山丘顶上的占婆塔,正对大海,晨光曦曦中看得到海面的波光粼粼。渔人们在海中仰望佛塔,祈祷女神保佑亲人平安归来。塔外人潮涌动,塔内昏暗却又安静。从脱鞋进入的那一瞬间,仿佛进入了一个结界。默默的参观了所有的佛塔内部,仔细端详了每一座塑像与内饰,跟在祈祷的人身后,看他们默默吟诵,内心的波澜被悄悄抹平。

在龙山寺偶遇了一条佛前听禅的小狗,温暖的阳光下,懒懒的卧在大佛前方的石阶下,任凭我们360度无死角的对着它狂拍也毫无反应,肆意享受着它的午睡时光,白色的大佛在它的身后露出慈祥的微笑。

去的时候佛堂里面坐满了僧侣,大概是在做什么法会,安静的坐在大堂外面听了一阵梵音,脑海里莫名其妙开始单曲循环弘一大师的《送别》。

城市游走——寻找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

在芽庄,除了本地人就是黄皮肤的中国人和白皮肤的俄罗斯人。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上的联系自是不必细说,越南在宋朝以前都是中国的郡县,龙山寺里的对联、占婆塔的石碑都是中文书写的前世痕迹。二战时期法国的殖民为越南人民留下了法棍、西餐、黄色的法式建筑。俄罗斯25年的军港租借,让俄语成为芽庄的通用语言,甚至于最繁华的街都以俄罗斯命名。在这座多文化融合的城市游走,处处都能看到历史留下的烙印。

行程正好赶上新年,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艳艳的越南国旗和共产党党旗,跨年晚会上明星也用粤语祝福中国游客“马到成功”,书店甚至也放着欢快的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”,恍然间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国内的某个县城,只是抬头看见各个标识栏上看不懂的越南文字时,才觉出这是在异乡。

本来想要找一个安静的书吧一样的咖啡馆歇歇脚,却一不小心找到了芽庄的“新华书店”,惊喜异常。畅销书架上熟悉的中国面孔、儿童书架上的《红楼梦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大众书架上的汉字对联,汉文化无处不在。

因为看不懂越南文字,所以基本上在绘本、杂志、画册区徘徊,从黑白的老照片到可爱的手绘再到光鲜的时尚杂志,偶遇了一位越南女子的前世今生。

旅行的意义——体验

再详尽的攻略也无法言尽旅途的所有、再发达的科技也没有办法替代你感受,再多的照片、再多的视频、甚至于是所谓身临其境的456D体验,都无法还原你曾走过的路、耳边吹过的风、雨滴落在皮肤上的触感以及那时、那地的那一份感动。

还可以输入140

评论(4)

返回顶部
意见反馈

扫一扫分享